藝探究竟|頭份奇遇記
- Pei Jung Ho
- 6月2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6天前
《藝探究竟—頭份奇遇記》是一堂結合地方探究與藝術創作的課程。頭份市六合國民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們走進生活現場,到頭份義民廟與經營超過一甲子的老店進行實地走訪和耆老訪談,我們用雙腳丈量街道、用眼睛觀察日常、用耳朵傾聽耆老的故事。一起提問、一起驚嘆、一起發現——原來,我們的家鄉這麼精彩!
課程的起點
這堂課的起點,來自我們對「生活周遭」的重新提問。教師以作為一名藝術創作者/老師/研究者三位一體的角色,陪伴與觀察學生如何透過真實經驗建構對地方的理解。
在課程設計上,應用 Dewey 的經驗學習理論,以「真實情境學習」引導主動探索,企圖取代被動吸收的學習狀態。我們希望,孩子在過程中學會傾聽、思考、行動,從真實的生活經驗中培養出對家鄉的理解與情感,並且用感官去記憶學習歷程。
任務開始前,我們先這樣準備
為了順利完成訪談任務,孩子們從頭開始學習如何當一位「小小訪談員」,從校園訪談與回家訪問中演練怎麼打招呼、如何提出問題、什麼是傾聽、怎麼做紀錄……每一項練習都是一次挑戰,也是一種成長。
老師則提前出發,實地拜訪店家,收集店內故事與照片,再回到教室與孩子分享。掌握這些線索後,小組夥伴們展開腦力激盪,一題題訪談問題就這樣誕生了。教室裡彷彿變成了一間編輯部,充滿了興奮的討論與滿滿的期待。
義民廟巡禮
座落在舊城街區的「頭份義民廟」與「頭份福德祠」是地方重要的信仰中心,尤其每年農曆四月八的文化節慶期間,廟埕總是熱鬧非凡。如果想深入認識頭份的生活,義民廟裡可是藏有無數文化寶藏!
探訪當天,廟方的楊主任親自為孩子們導覽。他從屋簷上的剪黏、交趾陶工藝、神明故事,到四月八的節慶由來,芷萱分享:「我印象最深的是楊主任說的『門神』的故事,原來門神不是只有保護作用,還有很多歷史背景。」子瑜也點頭說:「以前都不知道義民廟裡面除了義民爺爺,還有天上聖母、孔子和文昌帝君呢!」
老店裡的時光記憶
為了了解頭份的歷史變遷,我們選擇了三間經營超過一甲子的老店作為訪談對象:吳珍香糖果行、康安藥房與雲興食品行。孩子們有幸親自與第一代老闆娘對話,也與第二代、第三代經營者一同回顧這片土地的變化。
「訪談時爺爺奶奶拿出好多神奇的藥材蟲,有蟬殼、蜈蚣、蠶寶寶和蠍子,讓我超驚訝的!」喻姍興奮地分享。 文芯則說:「我學到枸杞可以讓眼睛變亮,當歸讓身體更健康,這些藥材真的好特別!」 宥安對老闆的生活方式感到好奇,便問:「開店有什麼好處和壞處?」雲興食品行的老闆笑著回答:「好處是可以賺錢,壞處是要早睡早起。」孩子們聽了笑成一團。
最感動的是,我們事先為每家店繪製了專屬的畫作,作為感謝的禮物。當老闆們收到孩子們親手繪製的心意,露出驚喜又溫柔的笑容時,孩子們也感受到回饋的溫暖。吳珍香糖菓行的老闆甚至送給大家每人一包糖果——這份「甜」,甜在嘴裡,也甜進了心裡。
「經驗」家鄉的樣貌
硯淳說:「這次的採訪讓我更加愛上這座城市,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探索的機會。」帶著滿滿的回憶與故事,我們回到教室,展開另一段創作旅程。從觀察、提問到創作,孩子們學會了用藝術傾聽地方、訴說感受,也在過程中悄悄種下對土地的情感種子。這次的經驗,不只讓他們看見街道與老店,更讓他們看見了「自己與家鄉的關係」。
當孩子的眼睛開始看見、心開始感受,這片熟悉的土地,也因他們的發現而變得更加鮮活、生動、有愛。
最後,本次課程將設置微型展覽於曾熱情接待孩子們的店家中,讓作品走入街區,與地方一同呼吸。邀請您放慢腳步,在街角與孩子的作品相遇,一起看見頭份的美好。

作品展出時間:2025/6/23–2025/8/1 (開放時間依店家營業時間為準)
課程參與:六合國小301師生
課程執行:何沛蓉
協辦單位:六合國小
課程指導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
協力店家:吳珍香糖果行、雲興食品行、康安藥房、林照相館、平陽冰廠
Comments